2018/11/13
2018 MOD微電影暨金片子創作大賽 入圍影展場場爆滿
2018 MOD微電影暨金片子創作大賽 入圍影展場場爆滿 - 台北市電影委員會
2018MOD微電影暨金片子創作大賽,於日前在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辦入圍影展,這也是本活動繼2015年由台北市電影委員會與中華電信合辦以來,第一次在入圍作品出爐之際,就舉辦了入圍影展,播放所有的入圍作品,將創作者努力的成果搬上大螢幕,提供最佳的觀影品質,讓參賽者可以在影展時互相交流,分享作品躍上大銀幕的喜悅與榮耀。
此活動自合辦以來,不論是獎金或是獎項年年增加,更創下微電影參與投稿最多的紀錄,四年下來累計高達1,500部參賽作品,也是總獎金最高的微電影創作大賽,不僅作品量驚人,水準品質也是逐年攀升。
當日影展共分四場組別播放,上午「蹲點 ‧ 台灣10週年獎」更邀請兩位台灣知名紀錄片導演:楊力州導演(亦為蹲點 ‧ 台灣評審團主席)、曾文珍導演與現場創作者與觀眾面對面座談分享。楊力州導演表示看到許多年輕的創作者,選擇的題材非常多樣,因為數位器材的發展,讓製作成本可以降低,也看到更多熱情與創意的內容,可以感受巨大的爆發力,這些年輕的創作者不僅是明日之星,未來也是他們的;曾文珍導演則感謝各大單位舉辦了這個影展活動,因為這個影展活動而有了很多機會,看到更多有潛力的年輕人,打開我們的視野,希望影展能夠持續的舉辦,讓創作者的作品可以在電影院放映,感動更大。

蹲點 ‧ 台灣評審楊力州導演(中)以及曾文珍導演(右)出席映後座談並分享經驗。
出席盛會的主辦單位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陳淑玲協理期許MOD微電影暨金片子創作大賽,有朝一日能像台北電影節、金馬獎提升至國際競賽的等級。更鼓勵現場的創作者「參加是一個機會,入圍是一個美麗的開始。」台北市電影委員會謝慧雯副總監對這次入圍的作品極具巧思與創意感到非常驚豔,也表示評審團對這些作品相當驚艷,也是透過相當激烈的討論,才評選出這次入圍名單,透過作品看到許多未來的明日之星。
本次入圍影展,除去「蹲點 ‧ 台灣 10週年獎」之外,將「社會組」、「校園組」、「金片子組」等不同類型的影片重新組合,劃分為ABC三組,影片播放後安排劇組代表人與現場觀眾互動交流。本屆入圍者有曾經以《盲口》入圍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的「梁秀紅」,出身馬來西亞的她,從蜚聲國際的伊朗導演阿巴斯作品《櫻桃的滋味》中獲取靈感,阿巴斯說:「在一個電梯裡可以想出幾百個故事,那我們就來拍一部片子,用電梯來影射台灣社會。」因此利用5小時的時間,拍攝了一部3分鐘的短片《電梯》。
《叮咚》則是由2011年成立的「嚎哮排演」劇團所創作,他們長期耕耘劇團表演,導演「黃建豪」以情境喜劇為基礎,即興發揮,不走本,以臨場反應貫穿整部作品。映後座談黃建豪更幽默地向現場的導演們自我推薦,希望有機會也可以找他參與演出。
去年以《限時問答》獲得社會組優選的導演黃聖鈞,今年的作品《紐約下雪了》則是延伸了《限時問答》的概念,並且沿用女主角,用細膩的拍攝技巧闡述強求情感關係的穩固,反而越容易破壞雙方的平衡;身為男性導演,兩位女主角在劇本對白溝通的幫助相當大,更能夠順暢地展現出兩位女主角之間的火花。
入圍劇組們熱烈參與影展,成品於大銀幕播映並能與眾多參賽者交流非常開心。
選擇描述兒少性侵敏感話題的《飛》,由最受矚目的童星吳至璿擔任男主角,入圍男主角的他也於入圍影展當天現身觀影。導演「郭玄奇」選擇這個議題前曾經相當掙扎,但他希望社會各界能重視此議題,不只是日常的社會新聞,僅數日就無人聞問。同時導演郭玄奇非常感謝兩位童星的母親,在拍攝前就給予小演員相當充足的心理建設,因此在拍攝過程中能聰明地高度呈現對於劇本的理解度。吳至璿說一開始知道要演出被性侵的角色是有點恐懼,不過媽媽有跟他溝通,他也在片場與另一位童星「謝飛」玩得很開心,心情上就不那麼緊張了;他也提及『比起拍攝性侵的角色,演出即將上映的「人面魚」還比較困難。』
《癡情馬殺雞》則由入圍最佳男主角的「賴澔哲」代表導演「游智涵」出席,他笑說男主角是一個母胎單身,又醜又胖的男生,所以為了這個角色他還特地增肥15公斤,賴澔哲現身入圍影展現場時瘦身有成,果真與螢幕上判若兩人。
入圍特別獎「企業倫理普拉斯獎」的作品《真的》,則由知名演員,入圍第40屆金馬獎最佳新人獎「張捷」、第42屆金鐘獎最佳男主角與第18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黃河」共同創作。
3日出席入圍影展的創作者非常肯定主辦單位特別擴大舉辦影展,讓入圍影片能被更多人看見,更期待由知名金獎主持人黃子佼主持、金鐘影后暨本屆活動代言人温貞菱出席11月27日的頒獎典禮,3周後即將產生百萬首獎得主,獎落誰家敬請期待。